《关于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市直各部门、单位老干部(政工、组织人事)科(处):
近日,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印发《关于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中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的活动。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的活动。
殷树山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一生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充分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生动诠释了服务群众、献身奉献的价值取向,是基层老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广大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形势下,学习殷树山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级各单位要把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丰富学习内容,通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座谈交流、专题讨论、撰写学习体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活动。要把开展学习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中办发〔2016〕3 号、鲁办发〔2016〕37 号、泰办发〔2017〕2 号文件落实结合起来,与发掘培树、学习宣传身边的老干部先进典型结合起来,形成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推进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建设作出新贡献。
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
中共山东省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
鲁老干通字[2018] 4号
关于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各市党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部门老干部(干部、人事)处,各人民团体老干部(组织、人事)处,有关企业、各高等院校党委老干部(组织、人事)处:
殷树山,男,1926年3月出生,1944年参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90从威海外贸公司副总经理、冷藏厂党支部副书记岗位离休,2017年8月22日病逝,生前系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塔山社区居民。曾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好邻居标兵”“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离休27年来,殷树山同志带领居民共栽绿化苗木24万余株,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常年坚持义务清扫垃圾和积雪;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衣食住行非常简朴,一顶帽子戴了30年,一条围巾国了40多年,几十年来粗茶淡饭是常态,他把省吃俭用的工资收入积攒下来,累计向灾区、贫困学生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00多万元,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12万元,直至和老伴捐出遗体献给科研事业。
殷树山同志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信仰,展现了一名基层老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的热爱,树起了一座共产党员的精神丰碑;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宣传殷树山同志的先进事迹,省委老干部局、省委高退休干部工委决定,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中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的活动。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的活动。
要学习殷树山同志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发挥作用、再立新功;学习他胸怀大爱、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日常行为之中,律己利人,造福社会,在志愿活动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新风尚、传递正能量;学习他崇德修身、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带头保持和践行艰苦朴素、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影响身边子女和周围群众,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树立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把开展向殷树山同志学习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中办发[2016]3号和鲁办发[2016] 37号文件落实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与筹备召开全省离退休干部工作“双先”表彰会结合起来,让殷树山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贵品质成为离退休干部永恒的价值追求,成为老干部工作者强大的精神动力。要以满腔热情、深厚感情和创新精神认真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总结、学习、宣传老干部先进典型,队扬者干部老骥伏枥、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展示老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豪情满怀、追求不止、续写辉煌的精神风貌,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 中共山东省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
2018年4月19日
附件 初心的光芒
——追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殷树山
殷树山,1926年3月出生,18岁参军,20岁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转到地方工作,1990从威海外贸公司副总经理、冷藏厂党支部副书记岗位上离休。
殷树山和老伴刘彩凤,是一对普通的社区老党员,一生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党许身写忠诚;他们心系社会,资助学,60年间累计捐款100多万元;他们扎根社区,暖百姓,始终坚持在社会上做好事;他们活得纯粹,献得彻底,生命的最后捐献出遗体……他们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对人民一腔挚爱,实现了他们“党员永不退休,活一天就要奉献一天”的庄严誓言。
2017年8月22日,这位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好邻居标兵、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的老人走了,走得很平静、很安详。
他走后,他生前所在的单位领导和同事来看他了,社区的居民来送他了,一些仰幕殷老的群众也来了,灵堂内外哀乐低鸣,前来送殷老最后一程的人们又一次回忆起他的一生。
有一种信念叫忠诚
20岁入党,71年党龄,经历过战火淬炼的殷树山,始终认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张张红彤彤的党费收据,就如同老人的一颗红心,凝聚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组织的无限忠诚。2017年5月1日,老伴刘彩凤去世后的第22天,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的殷树山拨通了市委老干部局的电话:“老伴生前留下了遗愿,让我再替她交一次特殊党费,这也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一个小时后,市委老干部局的两位工作人员来到塔山社区小书屋,为两位老人办理接受特殊党费的相关手续。“老伴的退休工资还剩1.6万元,加上我的一共是4万元,我们两个人每人交2万元。”殷树山用枯瘦如柴的双手,郑重地递上了他和老伴的最后一笔特殊党费。自2003年上交第一笔1000元特殊党费起,十多年间,殷树山夫妇陆续缴纳特殊党费12万余元。
坚定的信念,无限的忠诚,来自于他坎坷朴素的人生经历与切身感悟。1938年,日军侵占威海时,殷树山刚满12岁。他亲历过日寇飞机疯狂的轰炸,遭受过日伪军无情的扫荡,眼见家园被毁、生灵涂炭,激愤的火焰在他的胸膛中燃烧。1944年,殷树山毅然参军,立志保家卫国,参加过大小战斗十余次。最惨烈的一次是1947年的胶县玉皇庙战斗,300余名战士被1700多个敌人围剿,突围之后幸存的战士仅剩40余名。作为幸存者的殷树山,毕生难忘牺牲的战友。他常说:“我们幸福日子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如今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都是党给的。”他一生最爱唱的一首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年年回响在塔山壮区。
坚定的信念,无限的忠诚,来自于殷树山同志一生勤耕不辍的学习。离休前,他在外贸冷藏厂任党支部副书记时就是一名好党员、好党务工作者。离休后回到社区的他更是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生都在锤炼自己的党员本色和政治品格。无论身在企业还是社区,他都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从党的历次全会精神到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以及,“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他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每年“七一”“八一”,殷树山都走进军营、学校等讲党史国史,传播党的好声音。
有一种情怀叫奉献
殷树山老人不一定把“奉献”这个定义解释透彻,但他却用生命的轨迹把奉献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殷树山时刻把身过群众疾苦放在心上,慷慨解囊,有难就帮,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大爱。1951年,25岁的殷树山从部队转到荣成工作,遇到一个连写字板都买不起的男孩彭寅生,他资助这个男孩上学十几年。后来,彭寅生顺利考入了北京大学,事业有成之后仍常来探望殷树山夫妇。捐资助学彭寅生是殷树山公益之路的起点。此后的60多年,他和老伴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改变了许多寒门学子一生的命运。
2012年12月10日晚,一个雪后的寒冷冬夜,480名入伍新兵即将乘车奔赴各地。在送兵现场,一对老夫妇含着热泪送别一个年轻小伙的画面,令许多人感动不已。这对老夫妇就是殷树山和刘彩凤,新入伍的小伙子则是两位老人资助十年的学生赵杰。身为老兵的殷树山,像疼“孙子”一样爱赵杰,穿上戎装接过自己的接力棒,他由衷地高兴,嘱咐赵杰要在部队爱军习武当个好兵。
为了开展常态化系统化捐助,2013年,威海市慈善总会首次推出个人(家庭)冠名慈善基金时,殿树山夫妇第一时间捐款5000元,成立了家庭冠名慈善基金。此后,他们每年都会向该慈善基金捐款,至今已累计捐款77800元,主要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2015年,年年拥军的殿树山夫妇又捐款10000元,设立了威海市首个拥军基金,并说这样我们俩即使都不在了,也能坚持开展拥军活动。在市档案局的档案室里,保存着殷树山夫妇历年来的捐款、汇款收据,每年至少有十几张:2008年2月,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捐款1000元;2009年5月,汶川大地是捐款4500元;2010年,南方六省旱灾、青海玉树地震,捐款3000元.....捐款次数之多、惠及人群之广令人动容。据统计,这对老党员一生捐款总额达100多万元。
有一种贵任叫担当
“我是一名老党员,做党的事,说党的话,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1981年,殷树山一家刚住进同心路5号楼时,这里既没有社区组织,也没有居委会,只有坟地、杂草、土路,十分荒凉。殷树山先是义务担任小区楼长,后又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他和老伴刘彩凤扑下身子将社区的义务清洁员、绿化员、治安员、联络员、党建指导员等角色挑于一肩,把社区里的杂事几乎全包了。
社区东北角的山坡原是乱石岗和垃圾场,殷树山夫妇硬是一点一点地将垃圾清除,带领社区群众将其变成了一处绿化景观。可好景不长,有些居民在小区绿化带里种菜,他反复登门做工作说:“社区绿地是大家的,决不能因个人行为影响社区的和谐与美观。”他一方面坚决制止种菜行为,一方面又从儿子承包的菜地里运来蔬菜,免费分给大家。连送几次之后,谁都不好意思在绿化带里种菜了,并且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殷树山的绿化队伍中,30多年来,他带领居民共栽种绿化苗木24万余株,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为保证树木成活,老两口每天都坚持浇水。有的离取水地点较远,浇一次水要往送30多分钟,但他们不管多忙多累,每天早晓都要为花草浇上一遍水。在他们的努力和劳动下,塔山社区绿树成荫、花草满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花园社区”。
1998年,为了给居民提供一处读书看报的文化场所,在殷树山的倡议下,塔山社区居委会收回了对外出租经营的门面房,成立了社区书屋,殿树山夫妇顺理成章地成为义务管理员,不足20平方米的小书屋从此成了两位老人服务社区、开展党建工作的根据地。塔山书屋成立之初设施不全,殷树山夫妇就利用一家工厂装修剩下的木板制成书架,又从家里搬来沙发、桌椅,拿来水壶茶具。书藉存量不足,他们就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书籍,又自费订了《求实》《人民日报》《支部生活》等十几种党报党刊,还积极发动居民捐书,仅半个月的时间,就筹集书籍2000多册。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党员群众聚在一起读经典书籍、时事报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共同交流读书体会,小书屋成了深化基层党建的课堂,关心国家大事的窗口,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殷树山以书屋为依托,积极发挥网格党支部作用,组织居民策划文艺活动,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亲自编写了《文明新风》《老帮老》《学为乐》《宽心谣》等,自编自演了多种群众乐见的文艺节目,在群众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作用,成为社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有一种坚持叫执着
一个人一生做几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做好人。离休27年来,殷树山夫妇把关爱社会、服务社区当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也正是凭着数十年初心不改的执着、日复一日的坚持,他们用过硬的政治品格、深厚的为民情怀,将众多不理解的声音,感化为居民们自觉的文明行为。
十年前,69岁的塔山社区居民曲慧芳光荣地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以前殷书记和刘大姐包饺子、做汤圆、包粽子,我都过来搭把手,清扫绿化小区、搞文艺汇演也都靠在前,不过还真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还能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党员。殷书记多次嘱咐我要好好干,多为组织、多为社区做贡献。”曲慧芳动情地说。
殷树山无私奉献了几十年,关键在于他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践行为人民宗旨。在塔山书屋里,一面红艳艳的“中老年志愿者团队”对旗十分惹人注目。在殷树山的组织发动下,社区一群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组成了这个志愿者团队。“这么多年,看着两个老人一直无私奉献,做了一辈子好事,由衷的佩服他们,也愿意跟他们一起做事。”田队骨干于昌红说。
殷树山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无私、无畏、忘我的精神,扛起威海志愿服务队的大旗,不断擦亮文明威海这一城市品牌。塔山书屋不仅是老年人的聚集地,也是孩子们的欢乐场。殷树山注重传承红色基因,一直致力于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民俗文化培育。每逢周末或假期,殷树山夫妇都会走进各个中小学校及组织学生来到小书屋,为他们讲党史国史,讲自己的抗战经历,教育孩子们勿忘国耻,共圆中国梦。每逢传统节日,两位老人就带着孩子们在元宵节捏面属、清明节扎花束、端午节包粽子......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殷树山夫妇的带动下,学生们越来越多地加入义工队伍,跟着殷老夫妇看望社区独居老人、去福利院做义工等。多年来,殷树山夫妇先后带领做义工的学生达上千人。去年考上威海职业学院的于家乐就是其中一位。“如果不是殷爷爷和刘奶奶,我现在可能还是一个整日流连网吧的网瘾少年。”在得知殷爷爷去世的消息后,于家乐非常难过。他十分怀念两位老人慈样和蔼的笑容,让他一个从不听话、不做作业的“捣蛋鬼”,变成能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好学生。殷树山多年的坚持与努力没有白费,许多人在他的带动下,发出了真善美的光芒和热量。
生前,殷树山曾说:“我要继续发光发热,只要我自己做好了,自然会影响和带动其他人。”2016年10月20日凌晨,刘彩凤突发脑梗被送往医院抢救。经过治疗,21日清晨,刘彩凤的神智恢复清醒后,就握着殷树山的手提起了两人早就商量好的一件事——遗体捐献。“俺老俩口以前就商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就是死了也得服务,把遗体捐献出去,继续做好事,算是善始善终。”刘彩凤吃力说。老伴所想正是殷树山所思,两位老人最终如愿地说服了家人,一起签订了遗体捐献同意书。